这是一群和高原缘份极深的人。七十年来,他们从高原雪域到江河原野,从未停止前进的步履。
青藏高原的缺氧高海拔难不住,帕米尔高原的严寒冻不垮,蒙古高原的沙尘暴吓不倒赶不走。
他们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几代西北院人。
打开中国地图,在西北西南广茂的大地上,西北院人的足印身后,一座座绿色清洁能源项目,似一个个夺目耀眼的璀璨明珠,嵌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为国家经济建设,为百姓生活,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他们是缔造光明的先行者。
缘于黄河水电开发,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三十年中,黄河中上游的一个个水电站,从刘家峡到拉西瓦、公伯峡,座座均为国家级水准、他们以诸多里程碑式的水电工程引领当代中国筑坝技术半个世纪。
他们先后承担了国内外30多条河流的水电规划、140余座水电站的勘察设计,己建成投产和在建100余座,总装机规模3400万千瓦。主导完成了甘肃酒泉、新疆哈密等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规划,为西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开发揭开新的篇章。完成设计的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 风能总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国内市场占有率14.7%,全国第一; 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650万千瓦,名列前茅。
经过多年的业务转型拓展,西北院己经发展成为集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投资运营于一体的科技型工程公司。在水、风、光、地热、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领域,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垃圾集成利用等环境工程领域,水利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轨道交通、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区域社会经济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特色小镇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形成了鲜明的技术特色、工程能力和投融资能力,具有为政府、客户提供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
企业发展的同时,他们不忘为陕西本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中央驻陕企业,西北院依托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参与、支持陕西经济建设,践行社会责任,在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敢于担当,挑战极限,科技引领,光耀高原
这儿的风光美如画,这儿的生存鬼见愁。
双湖,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地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平均海拔5000米,是2012年刚刚成立的中国最年轻的行政县。这里缺电,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不得不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和酥油灯照明。生产生活物资均需从7百公里外的拉萨运进来。
2016年4月,西北院肩负重托来到这里,来建设光伏发电+储能的局域网工程,发展当地可再生能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一项目既是实现双湖县人均用电达到小康目标的民生工程,更是希望借此打造成一个解决全国偏远地区用电难题的示范工程。
西北院与藏区人民的不解之缘源远流长。几十年来先后派出数百名工程技术人员持续援藏,用专业所长走遍藏地的山山水水,规划水电、建设光伏、统筹能源。从藏南到藏北,从水电站到新能源,这群西北汉子,一次次迎着凛冽的寒风,只为有了电力护佑的藏北明珠,漆黑不再,寒冷不再。
高原,尤其是海拔5千米的高原,没有到过这里的人,难以体会那种在严重高原反应下身心在剧烈挣扎的煎熬滋味儿,会觉得随时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了。双湖的氧含量只有内地的40%,呼吸、走路、吃饭等日常细小的行为都要小心翼翼,就连说话,声音稍大点,都会叫人气喘不止。
这里一年的无霜期少于80天,年平均气温零下13度,素有“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之称。内地人在这里要生存,保持呼吸和头脑清醒己属不易,更别说拿下一项工期短、任务重、强度大的工程任务了。场平、打桩、浇筑、安装哪一项不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哪一刻不是考验生命极限?按照当地习惯,一天工作时间不超过4、5小时,然而他们在现场每天都要持续工作超过十小时。抱着氧气瓶在现场,返回驻地鼻子里插着氧气管才能吃口饭,干着干着竟忘记一旁工友的姓名,要说的话一张口就忘了。
强烈的高反随时会让一个壮汉生命受到威胁。160人的施工队伍,先后有40多人被迫撤离。设备供货方的一名工程师,一个跑全程马拉松赛的年轻小伙儿,来这里几小时后就高烧39度,第二天紧急送往拉萨市抢救,几度报病危。
为保障员工生命安全,西北院花费200万元购置了高压氧舱,建立了“高原氧保障方舟”,这在自治区屈指可数。
如果说5000米海拔对建设者的身体是一种极端透支,那么对双湖项目的设备要求也与内地完全不同。以往的高原电气设备大都在海拔3000米之下,双湖项目的设备修正等参数和标准,均经过了反复试验和验证,所有设备都能满足性能指标和要求。同时,设备选型方面,包括箱变逆变器等都以集装箱的形式呈现,这也成了双湖项目的一大特色。
“缺氧不缺精神”“我们主要靠的是意志力”“边吸氧边干活呗”“累,确实很累,但咬牙坚持也要把工作干好! ”——这些都是西北院建设者的心里话。藉由此锻造出“敢于担当,挑战极限,科技引领,光耀高原”的“双湖精神”
将近80天的奋战,双湖县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工程带电成功!一阵欢呼声响彻高原四野。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在中国最年轻的县,在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在羌塘高原上,当时国内容量最大、海拔最高的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工程,一个奇迹在他们手中变成现实,怎能不让人激动。
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挂在建设者的胸前,他们紫铜色的脸庞上青紫色嘴角绽放着自信和满足的笑容。
踏遍山川,不畏艰险,水坝电站写辉煌
“人的一生很短暂,要过得有意义,就要学会做人一辈子,工作一辈子,学习一辈子”。
石瑞芳,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出生于1932年,己过耄耋之年。正如他所讲的,要工作一辈子学习一辈子,而今他仍然在工作,担任西北院高级顾问。
大师精神矍铄和蔼慈祥,晚辈和他交谈,无论是专业技术,还是人生往事,听大师娓娓道来,总是那样如沐春风,醍醐灌顶。
1958年,刘家峡和盐铜峡同时开工,拉开了黄河流域改天换地的序幕。那时石瑞芳还是年轻的“石工”。工程设计全按苏联专家意见,并未考虑黄河泥沙含量高的特点,严重的问题很快就暴露无遗,怎么办?此时苏方人员己经回国,泥沙沉积只能靠我们自己解决。担任水工组组长的石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寻找解决途径,他多方请教,夜以继日地查资料、做实验、反复研究三门峡因泥沙问题导致出现严重后果的经验教训,与同事们共同讨论,最终提出了可行方案,即在坝内专门设计排沙底孔,以使沉积泥沙能随着水流及时排走。以后多年的运行实践,证明了该方案的可靠。
“刘家峡的成功,是国人自主设计,吸取了三门峡经验,是第一个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创造了多项第一”。
石瑞芳大师为中国的水电站设计做出了诸多贡献。刘家峡的排沙孔设计、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的防洪问题解决,李家峡水电站的双排机组设计创新等,都给我国在黄河上建设水电站提供了经验,节省了大量投资,缩短了工期,创造了不可估量的效益。他还受中国工程院的委托,完成了《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研究》等文献的撰写。
“马帮,咱要学习马帮。甘于负重,勇于冒险,勤勉亲和,锲而不舍”。
46岁的孔存平,是水电勘察钻探一线的项目负责人,常年坚守在高山峡谷、丛林草莽之中的西北汉子。一张英俊明星般的脸庞,写满了刚毅和乐观。
清晨刚五点,他便从鹰嘴石上的帐篷里起床,生火烧饭。工友们吃早饭的当口,他便来到峡谷悬崖边,观察地势盘算筹划怎样把钻机设备运往峡谷对岸。多年来他一直如此,虽然身为项目经理,可他替工友们想的多,能自己动手干的活儿,绝不指派他人。
汶川地震,在金州水电站施工的他,坦然冷静面对,一面组织生产自救,一面不间断进行水上陆地勘探。横断山地区同卡工地,连续多天降雪,通往外界的唯一路段被一米深的积雪掩埋,工地职工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向上面求援的同时,他带领自救突击队,拼搏三昼夜终于打通生命线。他的手脚面部多处冻伤,眼睛红肿泪流不止。当地藏民初期不理解,抢走了工地的设备,前去讨要时对方用藏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毫不胆怯的他,晓之于理,动之以情,对方不但送还了设备,以后还成了朋友。不再给工地找麻烦,还主动示好协助施工。在藏南一处峡谷水文测量站,深夜突降暴雨,一块近十吨重的巨石滚落冲向测量站,距离孔存平的床仅有一米多。险,真的险!事后工友们惊叹,他有福相,能逢凶化吉。
长年穿梭于深山峡谷的水电勘探人,是行走在生命边缘的苦行僧,孔存平和工友们的坚守,源于艰苦历练和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高原戈壁,挑战自我,两博士当仁不让
“博士援疆,要干实事不去一线,不去基层现场,肯定不行。”
博士巨广宏,因为业绩突出,得到挂职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矿业集团、兵团国资委的首肯。作为中组部和团中央第十六批援疆博士团的成员,作为中国电建选送的唯一博士人选,来到帕米尔高原的乌恰县康苏工业园,作为项目负责人,短短一年时间,将一个闲置八年的陈旧老厂,奇迹般建成“湿法炼铜”生产线,成为一项重大技术突破。解决了克州地区铜储量丰富但品位较差,提取成本居高不下的技术瓶颈,成为该地区的重点发展项目。
20多年来,巨广宏在西北院从事地质勘测专业,担任大型水电项目副总设计师。一直从事水电工程、岩土工程等工作,和矿产冶炼几乎不搭界。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决心,在干中学习。专业的跨界、角色的转换是最初的挑战。
他买来《湿法炼铜一工艺设备控制》等相关书籍,又上网查找相关文章,结合设计报告,将图纸与现场反复比照,在简陋的房间里钻研着。屋外寒气逼人,屋内火炉时着时灭,夜里盖三床被子仍不暖和。
在选厂的日子,从无节假日,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车间在野外戈壁滩上,他顶风冒雪查看工作面。在现场向一线工人师傅请教学习,在实践中,将书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良好的学习力和实践力,勤奋刻苦再加睿智,八天建起四座钢构平台,七个月建成湿法炼铜生产线并成功出铜。完成了一项常人不可能完成的技术创新成果。
一年的援疆,他交出了欣喜满意的答卷。而今,巨广宏又回到了西北院的工作岗位。
“干工作光靠勤恳还不够,要善于寻找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不断创新,超越自己”。
彭怀午,北京大学流体力学博士、西北院新能源工程院副总工兼光热所所长,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他带领团体成功开发出内蒙古电网首套“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系统”,提高了风电上网比例,增加风电发电量,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
他主持开发国内首套风电场设计专家系统,使得风能专业编制时间每年可以节省时间超百人天。该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每年新增风电设计合同产值超百万元。
20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专利2项,5项工程应用成果获得中国电力行业专有技术。
近年来彭怀午参与了《电力发电场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的编撰工作,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他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工程业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一届全国电力行业“最美工程师”称号等多项荣誉。
这一件件沉甸甸的成果和荣誉,最真实记录着彭怀午的成长足迹。
踏出国门,天地广阔,一带一路显身手
广袤的褐色滩涂,布满泥沙和碎石,大片盐碱泛着白光,稀疏的骆驼刺在风中倔强生长。不远处,西北院的旗帜随风猎猎作响。巴基斯坦大沃风电项目就位于这里。该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计划首批14个优先发展的能源项目之一,也是首个完成融资闭合并投运的中方投资项目。能源短缺、电力不足是巴国的老大难问题,项目恰逢其时,如雪中送炭。
夏季温度达45度是常事,高温又高湿。虽为滩涂距离海岸不远,却水资源缺乏,用水要从20公里外运来。蛇,当地特有的毒蛇,常常躲在工具箱设备箱。治安状况不容乐观,是恐怖分子时常出没袭击之地。
客观自然条件再差,也难不倒西北院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优质高效完成风电场33台风机的安装调试,按期投入运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着绿色可再生能源。
西北院人不仅如期建设好风电场,还积极促进当地人就业,从2000万美元的施工合同中,分包1500万的项目交的当地企业完成,同时还雇用300多名民众,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还为村民做体检,帮助改善生活用水质量,为附近村小学送文具,播撒爱心做善事。
西北院通过多年近百个国际项目的历练,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工程经验和良好稳定的人才梯队,目前在海外26个国家执行45个项目履约。
作者:柳青(原《陕西工人报》记者)
刊发于《新西商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