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综勘)成立70周年。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年砥砺奋进,西北综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牢记“三个务必”,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争做行业标杆,扎根西北,布局全国,放眼世界,不断创造美好未来。
70年发展至今,西北综勘从1952年成立时的工程地质和工程测量两个专业,逐步成长为西北地区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以城乡规划、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施工、检测、测绘、工程监理、施工图审查、地质灾害防治、全过程咨询、工程总承包为主的综合性甲级咨询设计科研单位。
70年来,西北综勘先后承担了国家国防及重点工程3万余项,获国际“伐内斯"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全国优质工程金、银奖16项,詹天佑奖1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百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靠前。
70年发展至今,西北综勘拥有各类资质110项,其中甲级资质33项,壹级资质2项,乙级资质18项,贰级资质3项,其他类型资质54项。
70年来,西北综勘先后荣获建设部颁发的“全国工程勘察先进单位”、国家人事部、建设部颁发的“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先进集体”,全国工程勘察与岩土行业“十佳自主技术创新企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70年来,西北综勘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勘测规划,设计未来,他们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山水河流、陆地平原,为祖国的城乡建设事业勇当排头兵,建造了一座座英雄的工程丰碑。
1952年,西北地区五个较大的公营建筑公司中的勘察设计部门合并组建成西北建筑设计公司,公司内设勘测组,标志着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的诞生。1954年,勘察业务从建筑设计公司分出,成立建筑工程部勘察公司西北分公司。1954年至1955年,部直属综合勘察院、东北设计公司勘察室近90名专业人员调入院内后,1956年更名为建筑工程部综合勘察院西北分院。1961年更名为建筑工程部非金属矿地质公司西北分公司,期间城建部城市规划设计院第一测量大队、国家建委兰州给排水设计院西安水源勘察大队、建工部机械凿井公司西安工程处、建材部水泥设计院、甘肃省建筑设计院勘察队并入我院。1964年更名为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综合勘察院西北分院。1970年建筑工程部综合勘察院西北分院和陕西省建筑勘察院等单位合并成为陕西省综合勘察院,隶属于陕西省建设厅。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实行改革开放,西北综勘也走上了自收自支企业化试点之路,并形成了工程勘察、工程测量、水文地质三大专业,成为西北地区和国内规模较大的勘察单位。
1985年根据院长远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建筑设计室。1987年院更名为陕西省综合勘察设计院,1994年,为适应快速发展和走向全国的需要院更名为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增了建筑设计、基础施工、工程监理等专业,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西北综勘在新的征程越走越稳。
进入新世纪,西北综勘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强基础,练内功,自我超越。从2000年以后,建筑设计专业和基础施工专业资质先后由乙级升为甲级、二级升为一级,提升了综合竞争力。2001年末,院完成企业化改革,由事业单位正式变更为企业。
2022年3月31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同意批复我院公司化改革实施方案。
2022年9月26日,陕西省国有资产统一监管联合工作组批复,西北综勘脱钩划转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划转至陕西省国资委长安汇通有限责任公司。划转工作完成后,与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顾问集团进行战略重组。
经过70年的发展,西北综勘各类资质从最初的3项增加到110项;员工人数从不足百人增加到1500人;产值从有指标以来的200余万元增加到15亿元。无论在资质数量、人员规模、产值数量等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3年成为商务部全国首批18家对外援助成套项目工程勘察骨干企业之一。西北综勘正迈着坚实的脚步向全国甲级一流强院的目标前进。
西北综勘1980年以前一直为事业单位,自1980年起被确定为自收自支企业化试点单位,由事业单位运营模式转变为企业化管理模式。1994年,更名为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后,各生产部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新经营模式,生产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展,一批新增专业应势而生,西北综勘走上了新的创业征程。2001年末,完成企业化改革,打破发展桎梏,持续拓展业务增长点,逐步转、撤、并了部分同质化、没有市场前景的专业、队厂,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全产业链专业服务能力。2004年以来,尝试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创造性实行“一放一收三统一”的生产经营模式,使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逐步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自2005年生产经营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后,合同总额、产值、收入每年均以20%左右的速度跨越式发展,2018年,突破10亿元大关,赢得了同行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新时代的西北综勘,持续聚焦生产经营工作,实行“大岩土”“大设计”的经营方针,遵循“诚信、效率、特色、共赢”的经营理念,贯彻为业主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绿色岩土、绿色设计”理念,充分发挥院规划设计咨询等产业链条前端专业的主导引领优势,坚持“以规划设计为引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咨询服务”的战略目标,实践“大循环”、“小循环”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西北综勘“能为客户提供工程建设全产业链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的两大核心竞争力。2019年起,西北综勘历经三年改革,实行“利润中心在企业,三流合一控成本,高薪养才带队伍,绩效考核奖先进”的经营模式。对各专业的组织架构、人才队伍、生产经营体制和分配机制进行了改革,组建了11个独立法人子公司、16个各具特色的专业院、8个科技创新型研究中心。同时,从体制、机制、战略定位等方面全面系统布局,实施“战略经营”。不断延伸经营触角,发挥“窗口”作用,在全国20个省、市设立驻外分支机构30多个,构筑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生产经营新格局,全院各专业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
西北综勘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技术质量工作。早期由地质科负责技术、质量、安全等工作。1958年地质科改为技术科,主抓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技术革新、科研、勘察报告的技术审核以及处理勘察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解决施工期间遇到的技术问题等。
1961年至1964年,根据国家建工部和北京总公司的安排,西北分公司开展的非稳定流理论计算地下水开采储量的研究与推广工作,这在全国是较早的实践。
无论是在新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中,还是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和文革的政治风云中,老一代西北综勘人,坚持质量为本,创造精品的理念,出征酒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鏖战大小三线工程,投身063、067、221国防工程等重大任务,西北综勘的前辈们,在建设新中国的宏伟画卷中,镌刻了光辉业绩!
1988年,成立了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推行了TQC试点工作计划。同年,为加强全院技术质量管理和科技研发工作,成立了总工程师办公室,健全了科研技术工作的管理系统,为进一步提高技术质量管理和科研情报管理创造了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工程勘察质量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西北综勘人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涌现出一大批较为领先的科研成果,完成了许多国家、省市重点工程。期间,“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建筑特性”等5项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钟鼓楼广场、渭南市白扬水源地(东区)水文地质勘察、旬阳县菜湾兴旬路工程勘察、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大楼、陕西省农牧厅贸易中心大楼、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西安建国饭店、西安北岛一爱丽丝国际大厦工程勘察等几十项工程,获得了优秀工程奖。在行业树立了西北综勘品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01年通过了中国船级社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审核,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11年成立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并下设各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项目及科研学术研讨会,为稳步提升整体技术实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西北综勘先后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形成了产学研一体能力。
进入新世纪,西北综勘先后完成了中国航天165所抱龙峪火箭发动机试验基地、黄帝陵祭祀大殿、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陕西省游泳馆、国家版本馆、港珠澳大挢、咸阳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火车北站、西安、贵阳地铁、郑西客专线、秦岭国家植物园、昆明滇池环境治理等一大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西北综勘用坚定、自信的脚步,开启了更加辉煌灿烂的新历程。
2018年,西北综勘成为陕西省政府投资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首批试点企业;2019年,入选西安18家科技创新智库单位;2021年,被认定为“高新科技企业”。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西北综勘成立伊始,便积极践行人才兴企战略。建院之初,技术力量薄弱,远不能满足建国初期建设的需要。1954年起,不断引进和培训技术人才,除逐年招收部分大学和中专毕业生外,还积极引进骨干和整建制技术队伍。1972年至1988年,先后举办了地质记录员、内燃机、钻探技术和经营管理学习班7期。在做好工人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的同时,也注意抓好干部现代化管理知识的学习,分期举办了小队长以上干部参加的企业管理学习班,举办了电子计算机学习班和全面质量管理学习班。1983年进行机构改革,大胆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形成了“能上能下”的机制;1986年委托西安地质学院,选派约30名青年员工在该院进修,并逐步成为院技术骨干。从1988年起,西北综勘从全国各大院校规模引进优秀大学生,每年10到20名,这些年轻的技术干部,从基层劳动锻炼做起,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潜心学习钻研,创新守正,而后成为西北综勘技术及管理的核心力量。
2010年5月,西北综勘举办了“西点执行力训练营”,培训历时3天,从院领导、机关人员、全院中层干部到基层员工共计200余人参加了训练营,通过别开生面的学习形式进一步领略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开阔了员工的视野,加强了执行力。
进入新时代,西北综勘强化实施人才战略,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激励,建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在人才引进方面,西北综勘与重点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年引进研究生、本科生40余人,集聚高端人才,使主流人才梯队得到持续补充和提升,对高精尖人才,坚持“一人一策”。在人才培育方面,坚持“传帮带”育人模式,鼓励并全力资助在职人员深造,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学会等平台,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培训,选派骨干人才参加行业交流,推荐高层次人才参加行业和学会专家库、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建设系统劳模以及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的评选。在人才激励方面,对德才兼备、有能力、敢担当的人员提拔甚至破格重用。对在科技创新、工程创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如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詹天佑奖、国家和省市优秀工程奖或优秀科研成果的人员以及通过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均按各自的等次给予奖励,并加大宣传力度,崇尚人才,尊重知识。
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西北综勘逐渐形成了“关怀、成就、尊严、和谐”的人才理念,努力为员工发展提供平台,尊重员工劳动成果和付出。目前,西北综勘有职工15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90%以上,其中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名,省级勘察设计大师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2名,省优秀勘察设计师11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3名,高级工程师236名,各类国家注册工程师302名。
从“胸怀家国、勇于进取、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生命践行,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学习的笃行不怠,再到“海纳百川,无我而为,追求卓越,至高至尚”的执著追求。七十年来,西北综勘人用执着和坚韧刻画出西北综勘精神的印记,这些精神孕育于实践,传承于历史,她鼓舞、激励着几代西北综勘人在勘察设计行业跃马扬鞭,驰骋大江南北,进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2005年,西北综勘编辑并印刷了第一部《管理手册》,该手册将院各个方面的重要规章、制度及规范印刷成册,使院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管理水平。2006年《西综勘院讯》彩色版正式以月刊形势印发,每期四版。院讯彩版的发行,对于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宣传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举办了院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并逐渐形成我院新员工入职的特有形式。同年院羽毛球赛鸣枪挥拍,随后扩展至乒乓球赛、职工运动会。2009年,西北综勘首次举办了生产经营会议暨表彰和文艺晚会,并延续至今。这对于鼓舞和激励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凝聚团队力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企业文化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西北综勘第一版《企业文化手册》问世,它较为详尽地阐述了院企业文化,展示院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和行为范式,它促使全院职工认同、培育、传承、维护并不断发展创新院企业文化,让它逐渐融入到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共有的价值观和自觉的追求。
2017年,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倾心发掘和保护国家民族文化遗产,西北综勘支持冠名了“西北综勘黄河老腔艺术团”,打造具有本院特色的文艺节目和艺术作品。2019年,由院长燕建龙作词,老腔艺术团杨虎林老师作曲的“西北综勘院歌”创作完成。随着院歌传唱开来,不但激发了全院干部职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起到了鼓舞和激励作用,还对于丰富我院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西北综勘黄河老腔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受邀参加了诸多国家级的文艺演出,闻名遐迩,既丰富了西北综勘企业文化的内涵,又鼎力传播老腔艺术,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院先后荣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与岩土分会“首届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两次获得陕西省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无论是建国初期支援边远地区地方建设、参与国防重点工程建设选派专家赴蒙古、越南、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塔吉克斯坦等国家,进行技术援助,还是投身西部大开发、保障房建设,再到布局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北综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国家发展战略,不忘初心,践行使命。
西北综勘一直把承担社会责任、从事公益活动作为回报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些年先后向地震、特大暴洪灾区、对口扶贫点、政府防疫部门、教育机构等斥巨资捐款捐物,积极组织技术力量,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灾后重建等民生工程中去。
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出台后,西北综勘积极响应,为国效力。2017年9月,院长燕建龙被陕西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汉中市略阳县横现河街道办石坝社区担任“第一书记”,他带领院扶贫团队下茬立势,扎根一线,攻难克艰,开展党建帮扶、土地流转、亮化街区村落、修建水利设施、建设光伏发电、养殖特色乌鸡、种植林木果蔬、兴建中药材基地、铺设水泥道路、实施消费扶贫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把西北综勘人的企业家创造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及科技扶贫,设计扶贫,项目盈利理念等带到了石坝社区,一步步改变了社区的面貌,对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以及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自2018年以来,西北综勘荣获“陕西省建设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称号,并连续四年荣获省级帮扶单位优秀等次称号,院党委书记、院长燕建龙荣获2019年“陕西省脱贫攻坚贡献奖”称号。扶贫工作是西北综勘向社会递出的一张精美的名片!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西北综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向工程建设领域、重点产业投建营、乡村振兴人才战略方面转变思路,持久帮扶,久久为功。积极参与汉中市略阳县6个镇的总体规划和114个村庄的规划。2019年6月,西北综勘成立了陕西省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先后承接了柞水县营镇社区美丽乡村总体规划项目、延安市黄陵县田庄镇乡村振兴规划、永寿县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暨新型农牧产业化综合示范项目(一期)建设工程施工项目、青海古藏村文旅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彬州市乡村振兴规划馆项目,编制了潼关县秦东镇、华阴市罗敷镇等5个乡村振兴示范镇的建设规划,规划内容涉及文化旅游型、康养旅游型、现代农业型、红色教育型乡镇。通过以上实践,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支持了当地的振兴发展。
回首70年,从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到脱钩划转,融入大平台,西北综勘在前行的道路上,上下求索,奋勇向前。西北综勘人永远不会忘记,老一辈综勘人响应“西迁”号召,从全国各地汇集到西安,支援大西北,建设大西北,为我院奠定了基业,积累了科技,创造了精神,传承了文化,铸就了辉煌;我们更不能忘记,在艰难困苦时期,在改革变更的阵痛时期,为西北综勘持续发展、基业长青而默默奉献和坚守的人们;我们坚信,在发展的道路上,西北综勘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一定会薪火相传,永不磨灭。今天,在新时代恢弘征程上,乘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东风,西北综勘豪情满怀,信心百倍,积极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必将创造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成绩,奋勇迈进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